主要目的為確定狹窄程度,觀察狹窄進展情況,為有手術指征的患者選擇合理手術時間。治療措施包括:①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;如為風心病合并風濕活動,應預防風濕熱。
②無癥狀的輕度狹窄患者每2年復查一次,應包括超聲心動圖定量測定。中和重度狹窄的患者應避免劇烈體力活動,每6~12個月復查1次。
③如有頻發(fā)房性期前收縮,應予抗心律失常藥物,預防心房顫動。主動脈狹窄患者不能耐受心房顫動,一旦出現(xiàn),應及時轉復為竇性心律。其他可導致癥狀或血流動力學后果的心律失常也應積極治療。
④心絞痛可試用硝酸酯類藥物。
⑤心力衰竭者應限制鈉鹽攝入,可用洋地黃類藥物和小心應用利尿劑。過度利尿可因低血容量致左心室舒張末壓降低和心排血量減少,發(fā)生直立性低血壓。不可使用作用于小動脈的血管擴張劑,以防血壓過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