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腎小管壞死的診斷標準主要為腎小球濾過率在短時間內(數小時至數日)下降50%以上,同時雙腎體積無縮小。
如果患者原有慢性腎功能衰竭的基礎,則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幅度超過15%即可診斷;如果尿量小于400毫升/日,則為少尿型急性腎小管壞死;如果無少尿,則為非少尿型急性腎小管壞死。對于病史不清的患者,還應首先除外慢性腎功能衰竭。
急性腎小管壞死可包括缺血/再灌注和腎毒性物質損害兩種原因,具體分析如下:
1、缺血/再灌注:手術過程中或手術后大量出血、各種原因引起的休克與休克糾正后、體外循環(huán)心臟復蘇、同種腎移植后,恢復腎血液循環(huán)和心臟復蘇等都屬于腎臟缺血再灌注的情況。
2、腎毒性物質損害:外源性毒素如生物毒素、化學毒素、抗生素、對比劑等,和內源性毒素如血紅蛋白、肌紅蛋白等。
建議如果被診斷為急性腎小管壞死,要及時在醫(yī)師指導下積極配合做相關治療,以免耽誤病情。